在WWDC上,蘋果推出了采用全新設計語言打造的iOS7。新系統棄用了諸如皮革、木質一類的偽3D擬真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簡潔輕量的設計路線,其中文字排版成了重頭戲,另外在某些方面也受到了扁平化設計的影響。
對于負責打造iOS應用界面的設計師們來說,長久以來的設計習慣和規則即將被改變。在iOS7的這些變化當中,哪些與設計師們最為相關?蘋果公司在轉變了自身的設計思維之后,又會希望我們這些應用設計者們將哪些新東西體現到自己的應用當中?
我們分析了蘋果的iOS7 UI過渡指南,并從中挑選出了設計師們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10條設計方面的變化。希望你能通過本文了解到iOS7的這些新特性將會怎樣影響到你的內容呈現方式。
1.三大設計主題
根據蘋果官方的設計規范,設計師們需要遵守三點最核心的設計主題:
依從:UI要幫助用戶對內容進行理解和互動,但絕不能與內容產生競爭關系。
清晰:任何字號的文字都要清楚易讀,圖標要精細且含義明確,裝飾性元素要少而精,且使用得當;聚焦于功能性的實現,并以此激發設計的進行。
縱深:視覺外觀的層次以及逼真的動畫效果可以傳達出界面的活力,使界面更容易被理解,并提升用戶的愉悅度。
蘋果希望你在設計應用的界面和交互模式時密切關注這些設計主題,特別是“依從”。它著重強調了怎樣使設計更好地支持內容,而不是反過來壓制內容。
可以看看蘋果是怎樣在iOS7內置的日歷應用當中貫徹這一點的。新的日歷應用在界面上極大的簡化了,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設計元素,并使用了干干凈凈的白色背景,完全以內容為中心。
2.動態字體
iOS7使用了全新的動態字體系統,以改善文字內容在任何字號下的易讀性。
動態字體可以自動調整任何字號下的文字粗細、字間距和行距。它同時支持字體風格,使你能夠為內容標題、正文和按鈕當中的文字設置不同的樣式。
新的天氣應用為我們展示了新的字體以及清晰的文字排版在使用了動態背景的全屏視圖當中的表現。
3.導航元素的半透明化
iOS7當中最重要的設計變化之一就是在界面中引入了透明與半透明化。
狀態欄(status bar)能夠以完全透明的形式呈現,導航欄(navigation bar)、標簽欄(tab bar)、工具欄(tool bar)和其他一些控件也采用了半透明化的處理方式。因此,你可能需要調整內容視圖在縱向上的實際尺寸,以便在半透明控件的下方將內容上下文隱約地展示給用戶。
另外你也要考慮到全新的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用戶可以在這里快速訪問到一些常用功能,例如開啟藍牙、調整屏幕亮度等等。控制中心是一種模態視圖(modal view),它會隨著用戶的手勢從屏幕底部向上展開,并覆蓋在系統界面或當前應用界面之上;用戶可以透過其半透明毛玻璃背景看到下方界面中的內容環境。
4.按鈕去掉了邊框
iOS7里的按鈕不再有邊框和背景。這使得按鈕中的標題文字可以使用相對大一些的字號,但對于那些經過自定義設計的按鈕來說,你需要重新考慮它們的樣式能否適用于新的系統風格。
蘋果在iOS7當中加入了右滑切換界面的手勢。切換過程中,導航欄會展現出精巧的界面覆蓋疊加效果。如果你為導航欄中的按鈕使用了自定義設計的背景圖片,那么現在你需要創建一個蒙版圖片來確保這種動畫效果的實現。詳見iOS7 UI過渡指南之Bars and Bar Buttons一節。
iOS7的標簽欄和工具欄也有了全新的外觀,對于其中的圖標,你可能需要重新繪制一套更簡潔、更線條化的圖片了。
你可以在iOS7自帶的短信應用當中看到最官方的按鈕使用示例,包括導航欄中的新消息按鈕、返回到消息列表的按鈕、聯系人按鈕、發送按鈕等。
5.屏幕上更多的可用空間
透明的狀態欄,移除了左右邊距和邊框的界面,這些新風格體現出蘋果正在鼓勵設計師們將界面中的內容擴展至屏幕邊緣。
例如系統鍵盤一類的模態視圖都采用了半透明的風格,使得它們底部的內容元素可以被用戶感知到,即使模糊不清,也可以傳遞出縱深的含義。系統內置的天氣、照片和相機應用都非常好的展示了怎樣使用全屏風格展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