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人都利用微信營銷來賺錢,微信營銷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利用微信賺得第一桶金真的很容易嗎?北京匯仁智杰網站推廣公司的建議是,別光看戲,自己去試試最能知道深淺。其實不同類型的微信公眾號有不同的運營方法,但是要謹防微信運營中的大坑。
第一個大坑:用自己的嘴,說別人的話
這就相當于SEO毛病中的采集和偽原創。信息源沒有怎么改變,信息形態還是那樣子,變的只是渠道而已。所以,以前在PC互聯網上天下文章一般抄的現象,在微信公眾號上又重演了。這種情況是很讓人反感的,因為如果別人賞臉關注你的公眾號,你卻不能提供一些獨特有價值的內容,全是網上一搜就搜得到的信息,關注你做啥?自己看看新聞客戶端不是更好?
第二個大坑:把微信當做微博來用
有些“資深評論家”會說:微信一路高歌,微博成明日黃花了。這話蠻好笑的。微信和微博目前處于共存的狀態,各有各的價值。微博更偏重于傳播,微信更偏重于互動,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就像移動互聯網不會取代PC互聯網一樣。
但是,有些人在運營微信公眾賬號的時候,就把它當做微博來用,即當做一個大喇叭來用。他們每天僅僅是發送一些播報類的信息,比如優惠產品、公司線下活動通知、科學知識、生活常識、產品故事等等,都是一些給看客看的東西,純粹圍觀就完事了,最后還亮出一個 “如果你笑了,請轉發”之類的煽動性字眼。
這樣的做法,你覺得好嗎?微信是個很高效并且私密性比較強的工具,一個號與用戶的關系應該更親密,不應該再干“吸引眼球然后再販賣眼球”這種粗糙的活。微信的互動作用是最應該被充分發揮的一個方向,你的微信應該盡可能地讓用戶產生更多的回復、點擊、投票、轉發等等行為,而不僅僅是圍觀娛樂娛樂一下。實際上,微信公眾號也產生不了圍觀的氛圍,因為粉絲之間根本就是不可見的,所以純粹吸引眼球的做法是吃力不討好的做法。
摘摘抄抄的公眾號會給人一種冷若冰霜的感覺,讓人產生距離感。所以,不能干這種搬搬抬抬的體力活了。你可以拿別人的東西來用,但是你要加工成你自己獨有的東西,才能推送給粉絲。找到自己與粉絲互動的獨特方法,提供獨特的價值,是微信公眾號的生存法則之一。
所以做微信營銷的時候要跳出微信大坑,讓你的微信變的有活力更加生動,如果你覺得我們說的有道理或者是有什么問題歡迎關注微信號huirenzhijie進行討論。